正片

酷儿的朋克革命

酷儿朋克革命书Queercore: How to Punk a Revolution

影片信息

正片
  • 片名:酷儿的朋克革命
  • 状态:
  • 导演:Yony Leyser
  • 主演:
  • 年份:2017
  • 地区:德国
  • 类型:纪录片纪录片,同性
  • 时长:83
  • 上映:2017-01-01
  • 语言:英语
  • 更新:2022-05-02 14:05:11
  • 简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对加拿大年轻人Bruce LaBruce 和G. B. Jones自办杂志和自制电影向全世界介绍了蓬勃发展的多伦多酷儿同志庞克不同面貌。在这个因特网之前的时代,世界还没办法马上认识这两个特立独行反骨叛逆,无政府主义实验派的激进份子。 但是很快..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0.0
1次评分
0.0
1次评分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首页纪录片酷儿的朋克革命

播放列表

 倒序

剧情简介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对加拿大年轻人Bruce LaBruce 和G. B. Jones自办杂志和自制电影向全世界介绍了蓬勃发展的多伦多酷儿同志庞克不同面貌。在这个因特网之前的时代,世界还没办法马上认识这两个特立独行反骨叛逆,无政府主义实验派的激进份子。 但是很快,他们的颠覆性创作从他们的卧室往外流窜,吸引了一群追随者,萌发出一种激进的次文化,挑战了主流同性恋和同志庞克的想象。影片本身就是充满色彩、音乐、艺术拼贴的次文化嘉年华,活力奔放, 反叛力十足。 这是Yony Leyser 第二部纪录长片,他是一位现在驻柏林的美籍以色列/巴勒斯坦血统的美国电影人,努力在柏林充满活力的次文化的地下空间里探索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他非常具反判力,之前在CalArts的电影学校因为用他的艺术作品来批评院长,而被踢出学校。他的作品特别关注同志与跨性别认同、流行文化和反主流文化。他的影片在超过150个影展放映过。

为你推荐

 换一换
  • 6.6
    Ann-Marie MacDonald
  • 0.0
    苏景悦(解说)
  • 0.0
    Charlie Hughes,Petar Gatsby,Connor Anthony
  • 0.0
    Gerry McGuinness,Candi Michael,Rob Abrams,Charles Richard Barrett,Gillian Cameron,Dick Carlson,John Griffiths,Hans Hasson,Leslie Kendall,Evan Michael Lee,Mark Lisheron,Mark MacCarley,Pete Noyes,Sandy Stone,Susan Stryker
  • 7.8
    吴宇森,韩三平,王中军,于冬,吴天明,郑洞天,谢飞,张鑫炎,张华勋,刘建中,叶大鹰,张会军,杨步亭,王兴东,高军,李水合,胡大为
  • 8.2
    钟欣愉,颜永烈,谢炘昊,陈秉立
  • 7.1
  • 9.3
  • 9.1
    塞尔吉奥·阿奎罗,提克希奇·贝吉里斯坦,克劳迪奥·布拉沃,凯文·德布劳内,曼尼尔·埃斯蒂亚特,何塞普·瓜迪奥拉,伊卡尔伊·京东安,本·金斯利,大卫·席尔瓦,拉希姆·斯特林,约翰·斯通斯,凯尔·沃克,米克尔·阿尔特塔,诺尔·加拉格,若泽·穆里尼奥,尤尔根·克洛普,穆罕默德·萨拉赫,布莱恩·基德
  • 0.0
    KSI , Kailum Richardson

    评论

    共  条评论
    • 游客2022-04-30
      也太有趣了…有空做下字幕
    • 游客2022-04-30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对加拿大年轻人Bruce LaBruce 和G. B. Jones自办杂志和自制电影向全世界介绍了蓬勃发展的多伦多酷儿同志庞克不同面貌。在这个因特网之前的时代,世界还没办法马上认识这两个特立独行反骨叛逆,无政府主义实验派的激进份子。   但是很快,他们的颠覆性创作从他们的卧室往外流窜,吸引了一群追随者,萌发出一种激进的次文化,挑战了主流同性恋和同志庞克的想象。影片本身就是充满色彩、音乐、艺术拼贴的次文化嘉年华,活力奔放, 反叛力十足。   这是Yony Leyser 第二部纪录长片,他是一位现在驻柏林的美籍以色列/巴勒斯坦血统的美国电影人,努力在柏林充满活力的次文化的地下空间里探索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他非常具反判力,之前在CalArts的电影学校因为用他的艺术作品来批评院长,而被踢出学校。他的作品特别关注同志与跨性别认同、流行文化和...
    • 游客2022-04-30
      很喜欢后期!!活动的贴画和跳跃的色彩都很punk,整个片子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契合主题。很喜欢亚文化,那不仅是个体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宿地,更是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的支撑。感动于各地不同的先驱者,为边缘人群争取平等和尊重,keep challenging,get change。
    • 游客2022-04-30
      一边羡慕一边惊叹国外对亚文化研究的仔细和深入,正是这些不在乎大众眼光的人一直坚持,才会让queercore生生不息,变异出光芒四射的多元文化。“在六十年代straight并不用来形容异性恋,而是形容心胸狭隘的人。同性恋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直,越来越直,越来越直。我没有任何准备和意向,要活在一个完全是异性恋的世界。”这段话值得思考。
    • 游客2022-04-30
      也算开了眼界,但是这种艺术我真的欣赏不来